#幹小事 日記
在民生社區的三民路的某店家,有一位女孩他的父親在高雄客運當司機,而我在監督台北市公車,就這樣我們交換了對於大眾運輸的心得。
1.公車不靠邊,如果公車站有違規停車,甚至人都要到馬路上去招呼公車,機車跟腳踏車也會因為有隙縫,會鑽車,乘客上下車非常危險。
2.沒有停止就開車門,非常恐怖。
3.違規停車公車站,在民生東路西華飯店一帶尤其嚴重。
4.公車司機勞動狀況不理想,以高雄客運為例,明明是來回醫院的路線,老人很多,卻因為司機慢慢慢開,被資方刁難不準時。而我所知的台北公車,司機在長程路線的休息時間很少,例如從南勢角一路開到民生社區的254,司機往往要在松山機場才可以上廁所,公車就只能這樣停在路邊,讓乘客等一下。
5.高雄客運加班費不確實給付,車體的保養、檢查,都必須要用休假時間,資方這方面不給付。不想說出來是因為「這個圈子很小」不敢出頭,只好忍耐一下。
結論
1.公共運輸工作者的勞動狀況,確實會影響到乘客的權益。
2.大眾運輸的用量高低的問題不是只存在在「搭車多少錢」,而是一個綜合的路況、司機勞動權益、違規停車執法、動態透明、車體辨識、路線優化、轉乘銜接等等等....,不可能單一因素就提高運量,如「1280吃到飽」。
3.各行各業都因為勞資權力不平均,而擔心說出真話來改善勞動條件,對於不法情事我也提出完善「吹哨者條款」保護勇於提出不法的檢舉者,不可因檢舉違法而影響他的工作權。